【學員問題】齒輪泵的使用與修理?
【解答】(一)使用
①。齒輪泵的吸油高度一般不得大于500mm;
②。齒輪泵應(yīng)通過撓性聯(lián)軸器與電機相連,以免單邊受力,容易造成齒輪泵泵軸彎曲。單邊磨損和泵軸油耗失效;
(二)修理
齒輪泵使用較長時間后,齒輪各相對滑動面會產(chǎn)生磨損和刮傷。端面的磨損導致軸向間隙增大,齒輪圓的磨損導致徑向間隙增大,齒形的磨損噪聲增大
1.齒輪
?、冽X形修理:用細紗紙或油石去除拉傷或已磨成多棱形部位的毛刺,再將齒輪嚙合面調(diào)換方位適當對研,清洗后可繼續(xù)使用。但對于用肉眼能觀察到的嚴重磨損件,應(yīng)與更換;
?、凇6嗣嫘蘩恚狠p微磨損者,可將兩齒輪同時放在0#砂紙上擦磨拋光。磨損拉傷嚴重時可將兩齒輪同時放在平磨床上磨去少許,再用進相砂紙拋光。此時泵體也應(yīng)磨去同樣的尺寸。兩齒輪厚度差在0.005mm以內(nèi),齒輪端面與孔的垂直度都應(yīng)控制在0.005mm以內(nèi);
③。齒頂圓:齒輪泵的齒輪在徑向不平衡力F作用下,一般會出現(xiàn)磨損。齒頂圓磨損后,對低壓齒輪泵的容積效率影響不大,但對高中壓齒輪泵,則應(yīng)考慮電鍍外圓或更換齒輪。
2.泵體
泵體的修復(fù)主要是內(nèi)腔與齒輪齒頂圓相接面,且多發(fā)生吸油側(cè)。如泵體屬于對稱型,可將泵體翻轉(zhuǎn)180度安裝再用。
3.前后蓋
前后蓋主要是裝配后,與齒輪滑動的接觸端面的磨損與拉傷,如磨損和拉傷不嚴重,可以研磨端面修復(fù)。磨損拉傷嚴重,可在平面磨床上磨去端面上之溝痕。但此時,困油卸荷槽的深度變淺,對消除閉死容積的困油不力;
4.泵軸
齒輪泵泵軸的失效形式主要是與滾針軸承相接觸處容易磨損,少量的產(chǎn)生彎折。如果輕微磨損,可以拋光修復(fù)。如果磨損嚴重,則需重新加工,長短軸上的鍵槽對中心線有平行度和對稱度要求,裝在軸上的平鍵與齒鍵槽的配合間歇均不能過大,軸不得在齒輪內(nèi)產(chǎn)生徑向擺動,軸頸與安裝齒輪部分軸的配合表面的同心度為0.01mm,兩軸頸的同心度為0.02-0.03mm.
以上內(nèi)容均根據(jù)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,供參考,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、指正。
